如何防止印尼商标被抢注或侵权?

在印尼市场,商标抢注风险极高(因印尼实行“先申请制”,即先提交申请者优先获权),需通过以下策略系统性防范:

1. 提前布局印尼商标注册

  • 核心类别+防御性注册
    • 优先注册主营商品/服务类别(如服装选第25类、电子产品选第9类),并覆盖关联类别(如第35类电商服务为印尼跨境电商必备)。
    • 注册近似商标​(如拼音、图形变体)及跨类别商标,防止他人“搭便车”。
  • 注册时效性:印尼商标注册周期通常需18-24个月​(若遇异议或驳回可能延长至3-4年),建议在进入市场前6-12个月启动申请。

2. 建立印尼商标动态监测机制

  • 公告期异议拦截:印尼商标公告期仅2个月,需通过印尼知识产权局(DGIP)数据库或代理机构实时监测,发现抢注后立即提交异议。
  • 使用证据留存:保存印尼市场的销售记录​(如电商平台链接、海关报关单)、广告投放证明​(如印尼语宣传物料),用于应对异议或无效宣告程序。

3. 法律应对抢注行为

  • 异议程序:在公告期内提交异议,需提供:
    • 在先使用证据​(如印尼市场销售记录);
    • 知名度证明​(如国际注册证书、媒体报道);
    • 恶意抢注证据​(如抢注方与企业的关联关系)。
  • 无效宣告:对已注册的抢注商标,可在5年内向印尼商事法院提出无效宣告(基于恶意抢注或违反公共道德)。
  • 不使用撤销:若抢注商标注册满5年未使用​(2024年印尼将撤销期从3年延长至5年),可向法院申请撤销,但需提供印尼全境市场调查证据(如线上销售监测、五大地域实地调查报告)。

4. 谈判与商业策略

  • 若异议或无效宣告难度大,可尝试与抢注方协商购买商标权,但需警惕坐地起价​(常见溢价为注册成本的3-10倍)。

通过防御性转让协议约束代理商、合作伙伴,防止其成为抢注主体。